牛奶杯变成了花瓶教学设计 第一篇:牛奶杯变成了花瓶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增添幼儿的环保意识。渐渐懂得留意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 2、提高幼儿的动手力量和审美力量。 3、体验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活动乐趣。 【活动预备】 老师贴好牛奶杯的作画卡纸,废旧纸张、双面胶、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空的牛奶杯,问:小伴侣觉得它可以做什么用?再出示被剪成一半的牛奶杯,问小伴侣:觉得像什么?先确定小伴侣的各种想法(为课后的作业布置埋下伏笔),再引出今日要做的课题--牛奶杯变花瓶。 二、讲解示范。 分发老师已贴好的牛奶杯的卡纸(中班的孩子贴的是完好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贴的是杯子的一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补充完好)和废旧纸张、讲解要补充的地方示范揉纸、撕纸成花以及贴的动作。 三、幼儿操作。 1、请小伴侣自己选择喜爱的废旧纸张(旧书、广告宣扬单等)揉成团或撕成片后粘在合适的位置,数量和位置由小伴侣们自己确定。 2、花朵粘好后,再用记号笔画出花枝、叶子。 3、最终引导小伴侣大胆添加合适的背景。 【活动总结】 完成后,共享各组小伴侣的作品。老师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还有好多用处呢,请小伴侣们回去再想一想,它还可以做什么用呢?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一做,也可以把想法告知老师...... 其次篇:爷爷变成了幽灵教学设计 《爷爷变成了幽灵》教学设计 11 小教 1 班 蔡清清 一、绘本分析 《爷爷变成了幽灵》由金·弗珀兹·艾克松撰文,瑞典最受宠爱的插画家之一爱娃·艾瑞克松绘图。绘本中以亲切温柔加上淡淡哀伤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名叫艾斯本的小男孩如何面对挚爱的爷爷突然离世,而离世的爷爷由于忘了与最友爱的孙子告辞而久久徘徊不愿离去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绘本中,艾斯本对爷爷的离世难以释怀,爷爷由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而变成了幽灵。爷爷与艾斯本共同回忆了爷爷一生的历程,都没有发觉究竟忘了什么事。直到最终爷爷最终想起来了。“我遗忘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祖孙俩人都哭了,他们相约要思念彼此,可又不用太想。艾斯本最终可以安心的睡觉了。由于他与爷爷做了最终的告辞。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又不仅仅是一个简洁的故事而已,正如童书作家徐榕所说:“《爷爷变成了幽灵》呈现了难以言表的生离死别,蕴含了对死亡的解释,教给孩子的是面对死亡的看法。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尝的优秀作品。” 二、学情分析 四班级的同学已经有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