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要介绍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于 1966 年由赫伯.凯勒赫和罗林.金组建,1971 年 6 月 1日开始飞行。西南航空刚开通飞往得克萨斯三座城市的航线的时候,只有三架飞机,25 个职员,航班由达拉斯的爱地机场和休斯敦的 Hobby 机场发出。经过25 年的进展,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美国 22 个州的 46 个城市,航班次数上升到 2065 次,波音 737 飞机 224 架,西南航空公司逐渐进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西南航空公司的运营方向是:短程的(不超过 500 英里),点到点的航线;采纳波音 737 的单一机型;多航次;低费用;不开设国际航班。西南航空的成功来自于它的集中战略,那就是频繁的航次,登机口间快速的转场,和对市场、机场的谨慎选择,以避开地面和飞行控制的延时。1996 年 1 月,西南航空开通了新航线,进军佛罗里达和美国东南部市场,美国东北部成为西南航空尚未涉足市场争夺的唯一地区。西南航空公司的任务是进军佛罗里达并要有所盈利。二、外部环境分析1、 宏观环境分析(1)人口方面旅客量从 1974 年的两亿增长到 1995 年的 5 亿。客运量的增长超过了%的航空业容量的增长速度。(2)经济方面 1979 年的石油危机和 1981 年飞行控制员工的罢工使航空业陷入困境80 年代初席卷美国的大萧条更是雪上加霜,很多航空公司濒于破产,1995 年和 1996 年间,行业总体的盈利状况发生改变。(3)政治法律方面 1978 年卡特总统签署了《航空公司排除法规案》,航空公司的费用大幅下降,很多新公司得以进入市场。(4)技术方面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运用,航空公司开发出了新的软件,采纳所谓的收益管理系统,从而得到更多的收益。2、 产业环境分析(1) 产业定义航空公司大约有 80%的成本是固定成本或半固定成本。真正可变的成本是客运代理的佣金,食品成本和票务费用。空中客运的成本取决于航线的长短,一旦飞机的航班结构确定下来,大部分的运营成本也就确定下来了。(2) 五种竞争力量分析A、 竞争者之间竞争激烈 作为航空公司,大约有 80%的运营成本是固定成本或半固定成本。真正可变的成本只是客运代理的佣金、食品成本和票务费用等,而航空公司的收入则来自上座率。航空公司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必须在每次飞行中售出更多的座位,这给航空公司带来了激烈的竞争。B、 潜在进入者威胁不大因为规模经济的门槛高,航空运输业是高风险、高投入、应用高技术的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