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10 字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10 字 重阳节的意义是敬祖、敬老、感恩。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期,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也许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始终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别名 1、重九节 由于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2、女儿节 重阳节又名“女儿节”,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熬煎,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3、踏秋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相对应。根据传统,重阳这天全部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现代社会,许多传统在改变,但是重阳登高依旧盛行。 4、登高节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菊花节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进行,由于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风俗的组成部分。 6、老人节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由于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期、健康长寿的寓意,故而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说。20 世纪 80 年月开头,中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我国政府在 1989 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