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做精神文明建设践行者顺应时代要求,思想凝聚进展共识。 立足中国实际,精神汇聚前进力量。 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着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制造新经验,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一、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围绕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多次召开会议,组织专题集体学习,进行全面讨论和部署;召开三次中央文明委全体会议;召开全国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会议,对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多次就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工作出台各类意见、通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进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进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进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 2024 年 4月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繁荣进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进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阐明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4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