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 10 月 19 日讯(记者 陈淋)今年 5 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深化省属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专项方案》,明确 2024 年全面启动深化省属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2024 年完成.其中,7 户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今年基本完成,其余企业 2024 年前全面完成。这标志着四川省属国企改革潜入“深水区".近日,四川省国资委组织召开了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通过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西”)等几家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经验分享获悉,随着改革深化推动,国企管理去“行政化”色彩后,“市场化"导向也更加明确,企业进展活力也被强有力地激活。分配制度改革:绩效考核打破“大锅饭" 业绩好就能拿高薪四川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层面 90%以上是国有独资企业,企业股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严重影响企业进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哪怕是1982 年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的中国华西,对此也深有感触。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安直言:“再不改革,企业就活不下来.”为适应市场需要,2024 年中国华西便率先开始三项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对我冲击很大.”李安内心深有触动.“改革之前,公司里驾驶员年薪能拿到 8 万,而承担了较高工作压力和风险的部门负责人年薪则是 12 万。这是很不合理的薪酬体系。这不是简单的 8 万和 12 万年薪的关系,而是和市场对接的关系。”在李安看来,对公司业绩付出较大的部门负责人,年薪应该更高.因此,在三项制度改革时,中国华西就先从绩效考核开刀,从部门负责人到普通员工,薪酬全靠能力和业绩说话.“驾驶员和部门负责人的年薪,变成了 6 万和 40 万的对比。但是部门负责人要拿到 40 万,需要付出很多心血.”李安说,把严格的绩效考核纳入薪酬体系后,打破了原来吃大锅饭的情况,体现了制度公平性,企业进展活力也被激活。2024 年公司规模只有 30 亿,今年已经达到 100 亿。他深知,公司内部若没有这种活力,根本没法如此快速的进展。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四川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商集团”)和四川旅游进展集团(以下简称“川旅集团"),分配上的市场化标签同样越来越突出。据川商集团党委副书记任玲介绍,通过建立管理人员考评档案,及时兑现绩效结果。并实现“效益升、工资总额增;效益降、工资总额减",打破传统的工资总额分光吃光,实现企业自主管控人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