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说课稿一、说教材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共有 5 个自然段.本文主要写了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完成大业的故事,文章通过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时的情景,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和渴望得到他的辅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词,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2、熟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刘备想要求的贤臣的急切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伟理想。4、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能准确地背诵 3、4 两个自然段。5、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了解刘备的渴望得到贤臣辅佐的真诚的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难点: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知到刘备希望自己得到诸葛亮辅佐的渴望,激发学生对三国故事的渴望,渴望对整个三国故事都有一定的了解的兴趣。2、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培育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大意的能力。3、认真品读刘备在草堂外等诸葛亮的情境,细细感悟.二、说教法我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受深刻之处,谈谈感受,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三、说学法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吧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和感悟,通过“读—感知-观(课件)-读—体悟”的过程,让他们畅所欲言,为他们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培育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认真阅读体会的习惯以及初步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借助课件,加深体会,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感。四、说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通过师生沟通,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三国故事。2、然后由问题:你们知道诸葛亮在什么情况下出山帮助辅佐刘备的吗?你们听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吗?3、板书:三顾茅庐 4 、过渡:今日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有从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得到哪些教育与启发。(二)初读感知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