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分析 ——基于 2024 年-2024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下) 2013 年 01 月 11 日 11:07 来源:《证券市场导报》2024 年第 12 期 作者:何芹 字号打 印 纠 错 分 享 推 举 浏览量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 《评价指引》并没有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具体内容作出详细规定,但是要求报告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1)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3)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4)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7)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实行的整改措施;(8)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评价指引》于 2024 年 4 月颁布,因此,考虑不同年份报告的可比性,本文主要针对 16 家上市银行 2024 年和2024 年上市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进行比较,如表 3 所示. 比较 2024 年和 2024 年上市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具体内容,我们发现,所有银行的自我评价报告都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同时,除 2024 年深进展、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以外,其他银行的自我评价报告都涵盖了“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的内容. 但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实行的整改措施"等内容,2024 年的披露较 2024 年变化较大,2024 年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法律规范性更强。 (1)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看,虽然所有银行的评价报告都涵盖总体情况描述的内容,但是具体表述却存在差异。2024 年,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深进展、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是针对所有内部控制进行的;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但未提及是否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只有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且提及是否注意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2024 年,除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自我评价是针对所有内部控制以外,其他 13 家银行评价的对象都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这 13 家银行中,除南京银行外,其他 12 家银行均在自我评价报告中提及是否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