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根据《**县财政局 **县审计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 位 内 部 控 制 做 好 基 础 性 评 价 工 作 的 通 知 》 ( 富 财 发〔2024〕64 号)要求,全年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内审工作格局,提升内审质量和效益学校内审部门构建以预算执行审计为统领、经济责任审计为抓手、工程建设审计为重点的”三位一体"内部审计工作格局,科学合理安排内审业务,切实履行好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一)开展校级财务预算执行审计调查,促进法律规范管理(二)深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明确经济责任1.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程序性较强的工作审计处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法律规范执业标准,完善审计程序,做到审计事项公开透明。一是实施审前公告。公告期间,教职工可就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有关事项,通过信息平台、信件、电话、面谈等方式,向组织部、纪检监察处、审计处反映问题。此举增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加度。二是实施审计约谈。召开进点会,通报审计事项,约谈不同层次的教职工代表,充分听取群众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意见和评价,并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三是实施审计报告复核。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披露的每一经济事项,进行仔细复核,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结论准确,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报告初稿,征求被审计对象反馈意见后最终定稿。四是实施前后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根据审计结果,完善前后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以及存在问题的后续整改,增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杜绝”新官"不理旧账,保证工作的延续性。二、加强制度创新,推动内审工作法律规范有序开展学校内审部门注重实践积累和调查讨论,在工作中积极创新,保证内审工作法律规范有序并能见到实效。一是树立建设性审计理念.在揭示具体问题、针对性查处漏洞的基础上,更多、更好的从制度建设层面提出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帮助关键部门优化管理。二是树立审纠结合理念。注重审计成果的运用,发挥审计结果落实整改对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使审计结果真正变为管理的自觉行动,纠正管理偏差,防范和降低经济风险.三是树立和谐审计理念.客观评价自身作用,依法、科学地开展审计业务,实施和谐审计,形成纪委、监察、财务、资产、后勤、审计等多个部门互动的监督局面,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有效促进预期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