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一、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建设现状 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纷纷加大投入,相继建成校内校外实训室,为学生进驻实习基地,顺利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旅游酒店管理实训室的建设和实践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实训内容上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旅游饭店职业院校专业训练的内容非常复杂,项目也很多,主要是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需要反复练习的摆台、给客人斟酒、帮客人点菜、传菜上菜、客人分食、打扫客房、铺床等工作。社会在不断地进展,旅游酒店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客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有不少职业学校培训内容还是几年前内容的延续,没有创新,造成了中职毕业生毕业后应聘旅游酒店工作缺乏适应性,也难以应对旅游酒店的实际工作内容。由于学校里实训内容的脱节,企业需要再培训,造成用人成本不同程度地增长. 2。旅游酒店专业实训中对学生的训练流于形式 旅游酒店的许多技能是要反复地练习才能掌握的。不少职校的老师在布置了练习实训任务后就要求学生自己练习。但是,职校的学生不同于高中生,他们缺乏应有的学习自觉性,在实训中,需要老师的严格监督、严格管理,甚至是手把手的反复训练和各种情景预练.只有这样,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才会正确掌握,从而才可能提高和精通.学生技能的训练假如是放任自流,那他们的毕业技能考核也只会流于形式。 3.实训基地设置无法适应酒店市场 旅游业的快速进展,造成了酒店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带来了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酒店已经不再满足于职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只提供服务普通人员的需求,转而希冀中职学校提供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行政管理人才,需求层次也有所改变。原来实训室的管理系统已经很难适合社会进展和教学实训的需要,因此实训室管理体制需要改革,实训教学模式也要改革,以适应实训教学的需要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需要。 二、改革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策略 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目前无统一的模式,学校自身办起的实训室可以和市场对接,由酒店投资商和学校共同经营、共同管理,使企业得到满意的人才。这样,学校教学成本得到降低,学校有了好的社会声誉,学生的就业率又得到家长的满意,由此形成三赢的局面。 1。半脱产模式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一些住在学校,一些选择走读,因为离家较近。一些学生接受理解能力强,老师给予的知识不能满足这些学生对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