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院校开展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时出现的普通弊端进行简要分析,并以笔者所在学校申办国家示范校过程中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为例探讨解决校企合作中各种问题的方法,为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探究提供了讨论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中职;物流;校企合作;国家示范校 物流被列为中国现代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为适应行业的进展需求和人才配备的要求,近年来中职院校纷纷开设物流相关专业,以培育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开设物流课程,塑造企业人才。校企合作,是一个贯穿企业和学校的社会化项目,这里需要学校的建设、企业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和配合,对于物流专业在中职院校如何开展“校企合作”,需要有一个漫长的探究过程. 一、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校企合作"缺乏目标性,理念不清楚 一方面是举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到位,合作的项目不是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而是单纯从学校的名声出发,造成学校合作热情高,企业合作冷淡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把合作当成选人的途径,只选不育,认为培育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十分欠缺。 (二) 徒有虚名的合作形式 学校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多以签订实质?热莶磺康暮献餍?议为主,合作内容多以接收学生实习为主,忽视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如何操作与实施的具体条款,导致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企业认为只要签了协议,就是对学校的支持,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学校则简单地把学生推到物流企业实习,只要接收实习,不管是什么规模、类型的物流企业均可,缺少对企业的选择和对实习的内容、项目、检查与考评的总体设计,实习监控效果不好,更没有派出高水平老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管理问题,严重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造成校企合作形式化。 (三) 合作机制不完善 首先,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选派老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多为无偿性的,长此以往,企业的利益难以保证,热情度自然减低。其次,学校在没有支付实习费用的情况下,应该以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作为对合作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补偿,但由于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新,举办时间短,师资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和技能,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都比较弱,能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有限,缺乏吸引力。再次,企业没有把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当成一种社会责任,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订单教育,培育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因此,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