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修订履历 版次修订内容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修订日期1新版发行,版本为 A02024—05—23 一、目的: 为确保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出厂交付及在制造、周转过程中工序不漏、数量不差、产品不混等,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查出原因,为追溯提供信息服务,做到五清六分批,把返工、返修、报废的数量和产品交付用户后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进料到产品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批次管理。三、定义: 3。1 批次管理是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交付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分批次的管理; 3.2 可追溯性:可根据记载的批次号追踪产品的生产过程、储存及使用状况; 3.3 五清六分批:批次清、数量清、质量清、责任清、生产动态清;分批投料、分批加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分批保管、分批装配。四、部门职责: 1。商务部:以客户订单需求,以批次下单,批次交货;同一订单尽量做到一个批次号; 2.计划部:负责编制所有生产指令单的批次编号,在将客户订单转为厂内生产计划单时,将客户订单编制成统一批次号于生产计划单上; 3。生产部:生产部跟据工令计划单上统一批号组织生产,标示与记录; 4。质量部:依批次号对物料进行检验确认跟踪,并记录,以便追溯; 5.仓库:在接受车间产品入库进需核对车间是否按要求贴批次号,确认批次号的标示是有误,并严格按批次号进行出入库的管理,做到先进先出; 6。财务部:根据产品批次入库入账,计算员工的计件工资五、批次的编码原则: 5.1 原材料、外协加工件、外购件的编码原则: 170518 -XX– 001 来料日期 供应商代码 批次流水号 5。2 成品批号的编码原则: 170518 -XX– 001 生产日期 客户代码 批次流水号六、批次管理作业法律规范: 6。1 供应商的批次号管理;6.1.1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件入库时原则上要求供应商提供批号,原材料进货单上录入供应商提供的批号即可,如供应商一批送货分两个批号,则要分批号录入;6。1。2 同品号因批号不同,分批号重量录入两次;6。1.3 如供应商不提供批号,则仓库入进货单时自行编号,并录入 ERP 系统,原则如下: 170518 -XX– 001 来料日期 供应商代码 批次流水号6。1。4 原材料进厂经检验合格后,经仓管员核对名称、规格、数量无误后方能入库,入库时库管员须详细记录该批材料进厂时间、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数量以及该材料的批次号,入库的材料须分类堆放、标识,并在存卡上注明批次号;6.1.5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