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概要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一、劳动经济学的讨论对象和讨论方法劳动要素的特点:1、动力性 2、自我选择性 3、个体差异性 4、非经济性 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1、人力资源:它作为一种劳动力供给实体、作为一个统计对象,是指以国家或地区为范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数量)×质量2、人力资源的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3、劳动力供给的内容:微观劳动力供给;中观劳动力供给;宏观劳动力供给4、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而也称为“引致需求”.5、使用劳动要素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消费需求6、劳动力需求的增量产生的根源是:社会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内容的丰富化. 7、微观劳动力供给:即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给.8、微观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经济单位(社会、地区、部门、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9、中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工资竞争力;专业教育的门类;人的就业偏好;劳动要素的流动性10、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人口因素;劳动参加率;劳动时间11、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教育因素;人力投资数量人力投资的动力;经济进展水平与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劳动力供给的变动。三、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1、工资的定义:所谓工资,是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而作为劳动酬劳领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2、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补贴以及职工个人福利等.3、工资原理:早期的工资论 :生存工资论、工资基金论;边际生产力工资论供求均衡工资论;工资谈判论;分享工资论4、工资导向政策的内容包括: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倾斜的政策,支持其进展。向经济进展重点地区倾斜的政策。对社会需求大,但人们不同意从事的职业、公众给予扶持的政策.吸引人才、限制低素养劳动力的制度。 5、工资导向政策的手段包括:拨款、贷款 ;税收减免;工资补贴 ;对一些特别岗位如科学家、企业家给予高工资待遇等。6、最低工资政策的定义: 政府根据一个地区的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物价水平和社会劳动者抚养人口系数,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7、收入政策的含义:狭义的收入政策是指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