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 100 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 100 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 3 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常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3、教学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加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制造。4、教材的处理及其依据: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用四课时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今日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5、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及“新三维综合目标”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懂得 1 元=10 角,1 角=10 分。(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6、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依据本单元的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二、说教法1、教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