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培育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 1 课《培育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育学生“审美的眼睛”。(二)重点:培育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进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定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纳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纳演示法.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进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推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爱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老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 31》提出问题:A、你喜爱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 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 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老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