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三农”工作的总方针,全面彰显了党和国家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开展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永寿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西北部,辖6镇1办157个行政村,总人口20.34万人,农业人口17.6万人,总面积889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南塬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891条,年降雨量600mm左右,海拔为500米至1200米,全县总耕地52万亩,拥有槐林40万亩、天然草场32万亩、种植沙棘3.2万亩,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72.4%。气温特点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年平均气温11.3℃,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19.0℃,年降雨量600mm左右,无霜期为210天。土壤质地适中,土层较厚,耕情较好,土质以黄土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墡油菜等粮油作物为主。主导产业以果业和畜牧业为主。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国定贫困县、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县域区位交通便利,属大西安1小时经济圈。二、2018年主要工作成效及目前现状2018年,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全县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追赶超越、争先进位”为总目标,紧紧围绕产业脱贫、粮食提质增效、畜牧收入倍增、经营主体培育、特色品牌创建等项工作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71元、增长9.5%,连续四季度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一)加强组织建设,选优培强农村干部队伍。县委、县政府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功能和提升组织力,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积极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务工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择优培养选拔村干部,选优配强了村党组织书记。2018年,全县157个行政村“两委”班子,共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成员1312人,其中村级党组织委员625名,村委会成员729人,交叉任职42人(占3.2%)、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3人,新任863人(占65.9%),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76人(占13.4%,占村“两委”正职56.6%),平均年龄45.4岁,比上届下降2.1岁,使“两委”班子整体水平趋于年轻化。同时,县委、县政府注重加强“四支队伍”管理,遴选出了87个驻村第一书记、177名驻村工作队员,助力脱贫攻坚。(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立足抗灾减灾、保障粮食生产供给安全。调结构、优布局提单产、增总产,全年粮油总产达到11.06万吨(夏季粮油总产6.13万吨、秋粮总产4.93万吨)。二是突出生态环保,确保畜牧养殖提质增效。紧盯“绿色、规模、标准”养殖,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业,全县牛、羊、猪、鸡存栏分别达到6.7万头、14.2万只、50.2万头、55万只,畜牧产值达到9.3亿元。全年担保温氏养殖贷款1985.5万元,新建成温氏模式1000头舍32栋、500头1栋,累计建成334栋,2019年养殖户获利3092万元。三是紧扣特色优势,着力优化小众产业布局。全县共栽植花椒1070亩、中药材18000亩、芦笋2400亩、蔬菜9200亩、西瓜16600亩、荞麦6500亩、蜜蜂360箱。四是狠抓质量监管,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县畜禽肉品和农产品安全检疫率和监督检查覆盖面均达到100%。全县认证无公害基地5个,“三品一标”6个。五是狠抓农机三率,确保农机生产安全。不断提升农机“三率”,全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233.71万元、完成土地深松7.03万亩、植保无人机作业9.08万亩,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以上。六是聚焦园区建设,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