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第三阶段离线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若懂得某地形图上线段 AB 的长度是 3.5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 17.5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比例尺的精度为(5cm)。(第七章,第一节)2.地物符号有(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 、(地物注记) 四种。(第七章,第三节)3.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助曲线) 四种。(第七章,第四节)4.除(除悬崖、陡崖)外,等高线不能相交。(第七章,第四节)5.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达(地面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达(地面坡度缓),等高线平距相等表达(地面坡度相似)。(第七章,第四节)6.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第七章,第四节)7.地形图测绘措施有(经纬仪绘制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绘制法)、(小平板仪绘制法)、(航空摄影测量及全站仪测图法)。(第八章,第三节)8.在碎部测量中采用视距测量法,不管视线水平或倾斜,视距是从( 测站点)到(立尺点)的距离。(第八章,第三节)9.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高程,当点不在等高线上时,该点的高程一般采用(内插法)来进行计算该点高程。(第八章,第三节)10.在地形图上测算某一区域范围面积的措施有(解析法)、(几何图形法)、(透明方格法)、(平行线法)、(求积仪法)。(第九章,第三节)11.根据精度规定不一样,水平角测设有(一般方)法、和(精密)措施。(第十章,第一节)12.测设的基本工作就是测设(已知水平距离)、(已知水平角)、(已知高程)。(第十章,第一节)13.在地面上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常用的措施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四种。(第十章,第二节)14.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在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规定放样到对应的地)点,作为施工的根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指导和衔接各(施工阶段)和(工种间)的施工。(第十一章,第一节)15.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三点(直线形),四点(丁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第十一章,第二节)16.在大中型的建筑场地上,由(正方形)或(矩形)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第十一章,第三节)17.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测设到(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细部放样) 的根据。(第十一章,第三节)18.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