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月报数据一、人员数量指标: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与编制对比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二、人员素养指标: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2、年龄分布(20 岁以下、20—29 岁、30-39 岁、40 岁以上);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养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标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四、劳动酬劳指标: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五、人员流动指标: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100%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100%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六、其他人事业务指标:招聘人次、调配人次、晋级人次、招聘来源统计、培训人次、培训费用、招调员工数等应增加人员结构的分析,例:管理人员、职能人员、技术人员等等.七、样表:下面,我们就以一家普通的连锁店为例,试设计一张人力资源月报表的样表,仅供大家参考一、报表内容:需上报报表的打印件和电子文档,以及相关说明等。报表要按规定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 1、月报: (1)职工人数及工资发放情况统计表(表一) (2)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统计表(表二) (3)全日制职工工资表、劳务派遣职工和公司所属农民工工资表。 2、年报: (1)工程项目用工计划及人工费用预算(表三) (2)培训需求计划表 3、其他类报表: (1)用工申请审批单(表四) (2)《员工岗位(职务、工种)变动审批呈报表》(表五) (3)《员工调入(出)审批呈报表》(六) 二、报表说明: (一)职工人数及工资发放情况统计表(表一) 1、全日制职工指公司正式员工,其工资总额应填报为 应发工资-住房公积金-房补 2、劳务派遣职工是制由公司统一与朝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