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全管理的特点和任务第一节 安全管理的内容、对象和方法一、安全管理的含义企、事业安全管理,就是对安全系统实施人、机、环境本质安全化和随机安全控制技术的综合管理,并根据其管理职能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企、事业的安全管理是企、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企、事业安全管理目标是企、事业总目标的一部分,是为了实现企、事业总目标而提供安全保障.两者不是对立统一关系,也不是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而是子系统与系统的包含关系。因此,企、事业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首先是企、事业管理的理论,企、事业安全管理与企、事业管理水平必须同步进展.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其固有规律,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探究安全管理规律.一方面以发生的事故为出发点,围绕事故的形成、进展规律来制定对策,避开重复事故发生。另一方面,以事故的潜在因素为基点探求预防的规律,把预测预防工作与企、事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企、事业生产有秩序地进行。安全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安全管理要重科学、重数据、重调查讨论,要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一大批得力的安全技术、管理干部,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整套规章制度,并得到仔细的贯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搞好。二、安全管理的内容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组织再造、更新;2。安全管理组织中人员的配备和职责的确定;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4.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5.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6。安全技术的管理;7。工伤事故的管理.三、安全管理的对象1。人:员工和管理者;2.财: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等;3。物:设备、仪器、材料、能源等;4。环境. 四、安全管理的方法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性评价等系统方法; 2.计划管理法、目标管理法、PDCA 循环等管理方法;3。危险性分析、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具体工作方法。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特点和任务一、安全管理的特点安全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长期性安全管理随着生产的进展而进展,由于人们生存的需要而长期存在。安全管理的长期性是由于旧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消除之后,还会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安全管理要长抓不懈,不允许有时间上的停顿和空间上的间隔.安全管理的长期性,还由其艰巨性所决定.我国目前的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这就必定影响我国企、事业劳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