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的目的: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以此达到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 4个方面.(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实行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开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格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纳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实行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实行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实行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制造条件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法律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比技术标准、法律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安全评价的意义: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损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性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认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损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实行的对策措施等。(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安全评价工作,特别是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投产时的安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