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业法务管理机制 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我国企业法制建设虽然有了长足进展,但进展仍然很不平衡,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法律漏洞和法律风险。国务院国资委在组建初期的半年中,收到中央企业报送的请求协调的法律纠纷案件涉及 82 家企业,涉案金额 250 亿元,涉案金额之大,涉案范围之广,令人震惊,引起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这些法律纠纷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责任不清、制度不健全、监管失控、法律意识淡薄等,反映出企业在依法经营观念、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制度控制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距。国资委由此把“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快提高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作为加强中央企业监管的切入点.也有类似通病.近几年公司每年涉诉金额近亿元,债权债务纠纷、劳资纠纷等各类诉讼案件每年有一百多起,这些案件处理是否得当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影响颇大。比如,一些项目部证据收集得当、索赔意识强,产生很大效益,据 2024 年公司经营管理分析会不完全统计,2024 年工程签证及索赔增加值约占工程总结算收入的 5~8%。又如,公司每年的资金清欠指标都在 1 亿元左右,落实起来涉及的法律问题都非常复杂,利用法律手段进行清欠有立竿见影之效。再如,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不但是投资性子公司效益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对上海公司的正常经营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公司每年签订的合同所涉及金额达数十亿元之巨,特别是一些采购、分包合同,双方的主体地位是否合法有效,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明晰,条款是否公平合理,履约是否适当适时,对公司的经营成果都影响巨大.总的来说,上海公司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正在完善和探究过程中,对于如何强化法务工作的企业管理职能,各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迫切,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认识,就当前国内企业法务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所做的探究以及国际通行解决方案谈点看法,求证于方家。一、建立专门法务机构,配备专职企业法律顾问是必定之路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们一般常从宏观理解,但就微观而言,企业的依法经营对企业的进展也是据有根本性意义的。这一点,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加入 WTO 后政府以西方法治国家管理模式为取向的职能转变,其意义会更加明显.目前,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调整和法律规范.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已经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