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 第 2 课时 教学目的:1.深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 90 后的图形。2.通过学习活动,深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爱好,并深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 后的图形。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2.导入新课。对于旋转,你还想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90 的含义。(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多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似点和不一样点?(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似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引导学生结合例题 2 的转杆图进行思考。学生观测、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 O 顺时针旋转 90 ;转杆关闭是绕 O 逆时针旋转 90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达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1)课件出示教材第 3 页例题 3 图。(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规定的?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 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3)动手操作。学生运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教师巡视,理解学生的操作状况。指名学生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刊登不一样见解。(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提问:假如不借助详细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 4 页上方情境图)学生也许有如下措施:① 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 A 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