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震逃生模拟演练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提高全园师幼消防安全和自救逃生本领,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让全园教职工及幼儿更深化的了解一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逃生常识,使每一个师幼提高安全意识,增强紧急疏散的常识,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之规定,我们将开展紧急突发事件和逃生自救的教育与演练,以不断增强全园师幼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园师幼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幼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损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增强幼儿园师幼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幼儿面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在发生地震时,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积累集体疏散、应急组织等实战经验,提高师幼应急防护救助能力,培育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通过演练强化安全意识,完善预警机制。 三、前期准备及演练步骤 1、老师组织幼儿观看地震防震避震教育有关内容,提高幼儿对这些方面的认识。 2、让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况,逃生的方式,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 3、让幼儿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经的路线。 4、演练前组织幼儿进行避震和疏散的训练. 5、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 6、谨记: ① 遇事不慌,头脑冷清; ② 辨明情况,思考对策; ③ 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7、大忌:恐慌混乱,相互推搡,践踏。 四、活动安排 (一)项目:地震、火灾预警、全体师幼疏散演习。 演练包括应急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二)情景假设:地震、火灾信号。 哨声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哨声为启动信号。 地震发生的信号:三响短促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各班老师和幼儿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一声长哨。代表主震结束,各班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 2 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 6 分钟内完成。 (三)参加人员:全园教职工及幼儿 (四)演练时间:****年*月**日下午 3:00—3:10 (五)演练地点:疏散集中地幼儿园草坪 (六)组织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