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备课制度一、 组织形式:1、由副园长牵头,教科室组织实施;2、教研组长是该组备课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本组老师都是集体备课组的成员和责任人,有权利和义务参加和执行备课任务;3、采纳“以集体备课为主,个性补充为辅"的思路.二、备课要求:1、集体备课必须坚持“四定"、“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2)、五备:备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互动。(3)、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4)、两法: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2、集体备课时,组长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给组员作好分工,确定各主题的中心发言人。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要仔细听中心发言人的发言,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3、集体备课要体现课程理念,突出科学性、制造性:① 学期备课,每位老师在学期开始前,先通览教材,领悟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级组各主题分别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备课组讨论确定本学期教学计划。② 主题备课,是在每个主题教学进行之前的备课,拟出一个主题的教学计划,目的在于从整体出发,明确每一个活动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明确应该培育目标。4、集体备课必须有记录(记录包括说课、评课、课后反思、课件及流程图等),作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考评的重要依据,老师参加集体备课情况作为对老师个人考评的依据.5、老师必须把集体备课中讨论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6、每一教案后面都要有附栏,使用该集体教案的老师,必须在附栏上补充个性化的设计,不能机械的使用集体教案.三、教学反思:1、每一位老师,在使用了集体教案后,都要仔细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记录在案;2、在下一次集体讨论时,将反思作为一个专门的内容进行沟通,教研组活动中要有详细的记录,并由该单元的中心发言人把沟通所得整理成文,交教科室存档。四、基本流程:集体备课按“备前研讨――形成教案――讨论补充-—实施教学――课后反思”几个环节进行。1、备前研讨备课前的研讨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老师个人特长、体现集体智慧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前深化的研讨是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关键。集体备课前须进行教材内容分析,要从教者、读者、编者的角度作深化的分析;讨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2、形成教案相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