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大第二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1.2.3 根据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原则,《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规范》(GB50007-)、《混凝土构造施工规范》(GB50010-)、《高层建筑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JGJ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等现行施工规范编制。2.10 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耐火等级为 2 级,框架构造,主体(1#塔楼)12 层、地下一层,两翼(2#塔楼)6 层,前区(3#塔楼)高 2 层。教学区层高 4.2 米,办公区层高 3.6 米,大阶梯教室 5.4 米,总高度为49.2 米。基础采用预制桩,砌筑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门窗采用铝塑窗、防盗门和实木门。室外外墙采用面砖。屋面采用 60 厚苯板、珍珠岩保温,SBS 防水。垂直通道采用 4 部中速电梯及 6 个消防楼梯,室内外高差为600mm、900mm。 构造特点: 本工程构造为框架剪力构造,基础为预制桩基础,合计 927 根桩,桩端持力层为第七层圆砾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700KN,桩尖进入持力层不得不不小于 600mm。6 层、2 层和 12 层各区间均设有沉降缝、变形缝和抗震缝,三缝合一。地下室剪力墙、柱和底板为 C30 P8抗渗混凝土构造,在主体 12 层设置了 4 个电梯井。柱的混凝土标号 C45、C40、C35、C30 随建筑增高而逐渐减少,柱距为 7.8m×10.8m、7.8m×3m 和 7.8m×5.4m,柱截面为 800mm×800mm、700mm×700mm、500mm×500mm 和 600mm×600mm,圆柱直径为 800mm,地面以上砼梁板标号为 C30。由于本工程为大开间阶梯教室,构造大跨度梁采用预应力梁,此处梁板砼标号为 C40。2.11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状况:本工程设计的持力层为第七层圆砾层,承载力原则值为 450Kpa。最上层土为粘土层,属于四类土。粘土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步不易渗水和透水,因此本工程场地下存在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和潜水,其附存于地质汇报中的第一层杂填土层中,其水位平均高度为 1.5 米,标高 198m~199m,随季节性水的饱和度有一定变化。柱状图如下:(详见2003 年 7 月 25 日吉林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工程勘测汇报)表 1-2地质编号时代成因分层厚度(m)柱状图岩土性质和特征1Q4ml0.9~2.0见地质汇报杂填土:重要以建筑垃圾为主。2Q4ml2.2~3.7见地质汇报粘土:中等压缩性,PS 平均值为1.45Mpa。3-4Q4ml2.4~3.0见地质汇报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