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我努力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力争实现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本节课中,我在内容的呈现上采纳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把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制成了网页,丰富了教材内容。学生结合年历,浏览、阅读网页,在短短几分钟内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展示大小月的由来这一环节中,我是通过动态的故事画面,使学生轻松记住7 个大月,4 个小月和特别的 2 月的由来。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年月日学生很熟悉,但是年月日的形成学生并不熟悉。本节课通过播放展示性课件,让学生观察动态的画面,清楚了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平、闰年的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课件展示,图文并茂地展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例如学生操作网页,结合手中年历自主浏览、阅读,小组内沟通。在练习时,把主动权留给学生,可以自主在电脑上答题,勇闯难关,也可以浏览年月日的其它知识。同时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讨论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在探究四年一闰时,学生看 1993 年—2024 年 2 月份年历,填写统计表,找出其中的平年闰年,发现规律,得到推断闰年的方法。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师生、生生的沟通、互动方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网页、老师展示课件、学生网上勇闯难关或浏览有关年月日其它知识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不但消除学生紧张感、焦虑感,还能让他们主动进展,充分披露灵性,进展个性。学情分析《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课本第六册内容,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生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对平闰年的认识,推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还是不熟悉的,尤其是大小月的来历,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并不清楚.老师把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制成网页,学生通过自学,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系统了解。教学思路1、结合年历,浏览、阅读网页,对年月日的知识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如:平年与闰年、大月与小月、特别的二月、记忆大小月的方法等.2、通过看 1993 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