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与消除措施2024—03-18 19:57:03| 分类: 工作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在建筑施工中会常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轻者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重者存在质量隐患,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何控制与消除质量通病,是建筑业同行常常探讨的课题之一。抹灰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是:施工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湿作业多,质量不稳定。目前室内外抹灰普遍存在开裂、空鼓、脱壳和罩面灰粗糙、起泡、阴阳角不垂直方正,外墙面污染等质量问题。现将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一、 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 墙面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木基层与砖石、混凝土基层相交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处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1、原因分析 (1) 基层清理不洁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 (2) 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 (3) 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 (4 )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距离过大或木砖松动,经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处产生空鼓、裂缝。 2、预防措施 (1)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仔细做好; 1) 混凝土、砖石基层表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 水泥砂浆补平;表面太光滑的基层要凿毛,或用 1:1 水泥砂浆掺 10%的 107 胶先薄薄抹一层(厚约 3 毫米),24 小时后再进行抹灰,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漆等,均应事先清除洁净。 2) 墙面脚手孔洞应堵塞严密;水暖、通风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 1:3 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3) 不同基层材料如木基层与砖面、混凝土基层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搭接宽度应从相接处起,两边不小于 10 毫米. (2) 抹灰前墙面应先浇水。砖墙基层一般浇水两遍,砖面渗水深度约 8~10 毫米,即可达到抹灰要求.加气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但该材料毛细管为封闭性和半封闭性,阻碍了水分渗透速度,它同砖墙相比,吸水速度约慢 3~4 倍;因此,应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每天两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 8~10 毫米。混凝土墙体吸水率低,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假如各层抹灰相隔时间较长,或抹上的砂浆已干掉,则抹上一层砂浆的应将底层浇水湿润,避开刚抹的砂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产生空鼓。此外,基层墙面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