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卷第 5 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Vol.18, No.5 2009 年 10 月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Oct., 2009 收稿日期:2009–08–2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知识浓缩与融合关键技术研究(2008AA01Z12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研究(2006BAJ07B06) 作者简介:张景中(1936—),男,河南汝南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计算机推理、数学和教育技术的研究. 深入数学学科的信息技术 张景中 1,2,3,彭翕成 1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2.广州大学 计算机与教育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3.中国科学院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信息技术只有深入学科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可以分为 3 类:普适信息技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专题教学活动所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主要有:使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兴趣,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解题,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创新,使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和大自然. 关键词:深入学科;信息技术;数学教学;超级画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09)05–0001–07 1 信息技术深入学科的必要性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信息化.投入的人力、物力数量可观.但是从初步调研情况看,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教育信息化的设备有硬有软,而硬件是要通过软件发挥作用的.多数人对软件不满意,就说明实际效果不理想. 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据 QED2004,美国投入约为660 亿美元.但人们预期的教育目标并没有实现.根据美国教育进步评估协会(NAEP)的研究结果,过去 20 年间,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2007 年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称,计算机和教育软件的使用无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1].我国近 20 年来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也很大,专家们写文章、作报告,老师们讲公开课、参加课件竞赛评奖,似乎一片繁荣景象.但大量的信息说明,实际效果同样并不理想.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多数学生成绩并没有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我国的教育技术,从观念、理论到方法,都是从西方(主要是美国)引进的.我国的国情和西方不同,教育的传统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教育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