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等四个生字,会写“炉”等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庐"等四个生字,会写“炉”等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学习“瀑布”一词。谁知道什么是瀑布?有没有同学见过瀑布?给我们描述一下,那个瀑布是怎么样,看到那样的瀑布有什么感受? 2、师生共同欣赏瀑布图片。 3、学生畅谈欣赏后的感受? 4、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1、齐读课题。 相机学习“庐”。 2、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 3、怎么读,能够看出李白到庐山的瀑布干什么? 4、怎么读,能够看出诗人望的是什么? 5、再读课题。 三、初读《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1、自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音读准. 2、谁来读?大家注意听听字音读准没有。 3、生齐读古诗。 4、师生沟通理解古诗的方法. 5、根据情况归纳小结。 四、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品读一、二两行诗。 1、诗人一开始就写了庐山瀑布吗? (1)香炉峰上怎么样的呢?自己小声读,并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红日、香炉山、紫烟的简笔画。 (3)指导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 2、香炉峰和瀑布又有什么关系呢?请接着往下读,想一想,诗人李白站在那个地方欣赏庐山瀑布?你是怎么知道的?诗句中哪个字是河流的意思呢? 3、李白的想象多么独特啊,他把瀑布想象成了挂起来的一条大河,你觉得他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齐读第二行诗“遥看瀑布挂前川”。 (二)品读三、四两行诗 1、提问:假如现在你正站在庐山瀑布下,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指名读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提问: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 4、理解“三千尺”? 5、指导朗读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6、理解“疑”“九天"。 7、感情朗读“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自由练读。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3、想象情景,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 4、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背诵整首诗。 六、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沟通识记生字方法。 3、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