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济宁真题演习考点一 抗日战争命题角度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1.(·济宁中考)1 月,教育部下发文献,规定在今年春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1931 年九一八事变 B.1936 年西安事变C.1937 年七七事变 D.1938 年台儿庄战役2.(·济宁中考)“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近来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既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种。”如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① 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②③④3.(·济宁中考节选)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在惨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洗雪国耻】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目前报仇雪耻了。这确实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 年 9 月 5 日《解放日报》社论(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人民受到的“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战争名称。材料二中为何说“目前报仇雪耻了”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 考点二 解放战争命题角度 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4.(·济宁中考)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下边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5.(·济宁中考)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①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②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③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④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济宁中考)时空观念是历史关键素养之一。下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对的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①③ D.③①② 7.(·济宁中考)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道:“爷爷出生于 19,①五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