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企业操作人员工时定额管理办法■总则1、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依据工时定额法律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成本核算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2、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 ■职责 1、品技部、配套部(指外协工时部分)负责工时定额的编制及修订。 2、财务部、人事行政部负责工时定额的审核。3、总经理负责工时定额的最终审批。4、生产部和各车间负责工时定额的实施及核算,对工时定额的合理性有建议的职责.■阶段划分1、生产工艺的制定.2、工时定额的初步确定。3、工时定额的进一步确定,同时工时定额试执行。4、工时定额调整,工时定额执行。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工时定额制定原则1、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2、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3、应当使同一工种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职工在法定劳动时间内,经努力后能够完成劳动定额任务。4、确保职工在法定劳动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所取得的计件工资,最低不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岗位技能等级1、根据公司产品的特性结合《车间生产人员岗位任职资格》,人事行政部会同品技部 、生产部、车间共同审定,划分出技能岗位和非技能岗位,对于技能岗位划分出技术难度等级;各车间不同岗位技术难度不同,相对技术难度等级以“★”标示,最高 5 颗星,最低为 1 颗星,无技术难度用“——"标示,具体见:《岗位技能等级表》(附件 1)。2、技能等级系数的设定:根据《岗位技能等级表》的岗位星等设定岗位技能等级系数,无技术难度的等级系数为 1。0,每增加一颗星对应增加 0。1 的技能系数,最高为 1.5,最低为 1.0。■岗位工资1、岗位工资的设定依据为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岗位工资指导价位”、“年度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性文件。岗位工资的设定参考同行业岗位工资水平、本地区工资水平、物价消费水平。岗位工资=工时定额×26 天×技能等级系数×设备台数系数3、岗位工资水平根据岗位技术难度等级、操作设备台数、生产效率、岗位工作条件等因素确定(见附表 1)。4、岗位设备台数系数的设定:操作一台设备的系数为 1.0,每增加一台设备对应增加0.1 的系数。5、6、岗位工资水平由人事行政部会同品技部、生产部、财务部制定,并根据每年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整。■工时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