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模量模量: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比,相应于不同的受力状态,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拉伸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体积模量(K);纵向压缩量(L)等.原来专指材料在弹性极限内的一个力学参数。故在不加任何定冠词时往往就认为指弹性模量。损耗因子:黏弹性材料在交变力场作用下应变与应力周期相位差角的正切,也等于该材料的损耗模量与储能模量之比。弹性模量 E:杨氏模量就是弹性模量,这是材料力学里的一个概念.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所以,“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是包含关系。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 E 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的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 E 表示.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形变时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E 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表示,单位为牛/米^2。模量的性质依赖于形变的性质。剪切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剪切模量,用 G 表示;压缩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压缩模量,用 K 表示.模量的倒数称为柔量,用 J 表示。储能模量 E’:实质为杨氏模量,表述材料存储弹性变形能量的能力。储能模量表征的是材料变形后回弹的指标. 储能模量 E'是指粘弹性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一个周期内储存能量的能力,通常指弹性;损耗/耗能模量 E’':是模量中应力与变形异步的组元;表征材料耗散变形能量的能力, 体现了材料的粘性本质. 耗能模量 E’’指的是在一个变化周期内所消耗能量的能力.通常指粘性。损耗模量又称粘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发生形变时,由于粘性形变(不可逆)而损耗的能量大小 ,反映材料粘性大小。是黏弹性材料复数模量中的虚部,与材料在每一应力或应变周期内以热的形式损耗的能量成正比。它描述材料产生形变时能量散失(转变)为热的现象,是能量损失的量度,为一阻尼衰减项。在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测量中是一个重要参数。损耗模量愈小,表明材料的阻尼损耗因数也小 ,材料就愈接近理想弹性材料。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