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层建筑构造1.按高层建筑的高度分四类:① 9~16 层(50m)② 17~25 层(75m)③ 26~40 层(100m)④ 40 层以上(超高)2.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3.高层建筑分类:一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19 层及 19 层以上的一般住宅 公共建筑:①医院、②高级旅馆、③建筑高度>50 或每层 S>1000 的商业楼、综合楼等、④建筑高度>50 或每层 S>1500 的商住楼⑤省级电视楼邮政楼、重要办公室等⑥建筑高度>50 的教学楼和一般旅馆、办公楼等二类:居住建筑:10~18 的一般住宅 公共建筑:与一类相反的。4.高层建筑构造体系:①纯框架体系:整个构造的纵向和横向所有由框架单一构件构成的体系②纯剪力墙体系:指体系中竖向承重构造所有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所构成,属刚性构造体系。③筒体体系:由框架或剪力墙合成竖向井筒,并以各层楼板将井筒四壁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空间构架。其构成的内部空间较大,建筑平面布局灵活。筒体可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④体系组合:框支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体系、束筒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由筒体和框架共同构成的构造体系。筒体具有很大的抗推刚度和承载力,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荷载;而框架重要承担重力荷载。根据筒体的数量和位置可分为:关键筒—框架体系、多筒—框系。5.高层建筑常用楼盖构造形式:肋梁楼盖构造、无梁楼盖构造、叠合板楼盖构造、压型钢板组合楼盖构造。肋梁楼盖:当肋距在 0.9~1.5m 并采用现浇时,就成为密肋楼盖,一般混凝土密肋楼盖跨度不不小于 9m,预应力混凝土不不小于 12m无梁楼盖:一般混凝土无梁楼盖有柱帽时跨度不不小于 9m,无柱帽不不小于 7m,预应力混凝土不不小于 12m。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不不小于 80mm。6.压型钢板组合的跨度已可达 6m 以上,其总厚度不不不小于 90mm。7.设备层:指高层建筑的某一楼层,其有效面积所有或大部分用来作为空调、给排水 、电气、电梯机房等设备的布置。在高层建筑中,一般将产生振动、发热量大的重型设备(如制冷机、水泵、蓄水池),放在建筑最下部,即地下室;将竖向负荷分区用的设备(中间水箱、水泵、空调器、热互换器)放在中间层;将运用重力差的设备,或体积大、散热量大、需要对外换气的 设备(如屋顶水箱、冷却塔、锅炉、送风机)放在建筑最上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