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济宁真题演习考点一 辛亥革命命题角度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意义1.(·济宁中考)是辛亥革命爆发 105 周年。假如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用可用素材并按次序排列( )① 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A.⑥①④⑤③ B.⑥②①④③⑤C.⑥①④③⑤ D.⑥②①④⑤③考点二 新文化运动命题角度 代表人物及成就、两面大旗(口号)、重要内容与意义2.(·济宁中考)胡适在 19 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发明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发明的“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课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3.(·济宁中考节选)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在惨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探索】材料一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通过与中国老式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应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文池《思想的灵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 世纪以来,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怎样付诸实践的?(请列举两例愿望及对应的实践)参照答案1.C 2.C3.(1)①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②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不能回答戊戌变法)【解析】 本题考察近代化的探索,根据题干时间节点“20 世纪以来”回答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