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认识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称为四则运算;加、减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运算属于二级运算。2、递等式的写法3、混合运算的次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次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练习题1、计算24-12÷2=90-6×9=45÷(3+6)= 80-8×6=(21-8)×9=27÷(9-6)=2、判断对错,并改正。(70-40)÷5=70-8=623、处理问题(1)李老师买了一套茶具。茶壶每把 18 元,4 个杯子一共 28 元。一把茶壶比一种杯子贵多少元?(2)买 3 个机器人和 1 辆玩具车,一共付了 48 元。一辆玩具车 21 元,每个机器人多少钱?(3)计算 24+8÷4,应先算( ),再算( ),成果是( )。(4)18 与 17 的和除以 7,商是( ),列综合算式是( )。(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种算式。39+15=4554÷9=6(6)一本童话书有 62 页,小雨每天看 8 页,看了 7 天后,还剩( )页没看。(7)在○里填上 > < 或=30-15+9○6×3+667-29-12○67-(29-12)7×9-18○8×8-19 5+35÷5○(25+7)÷4第二单元观测物体 1、从不一样的角度观测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样的。2、站在一种位置上观测,最多能看到三个面。3、判断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时,一定要借助物体的形状特征、方向特征等来帮且辨别。4、要懂得观测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弄清观测者所站的位置,然后从观测者所站的角度观测,就能判断出观测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5、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识别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面分别是谁,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6、判断游览时照片拍摄的先后次序,可以假设自己伴随拍摄者的行走路线游览,想象自己依次会看到哪些景物;也可以联络生活实际,借助实物模拟,创设模拟情境,亲身观测,得出结论练习 1、下图分别是谁看到的2、从上面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 3+6×9=9×9=81 54-24÷6=30÷6=5 5×(5+15)=25+15=306×8=4863-48=153、下面图形都是从哪些方向看到的图形。 4、连一连第三单元 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连加: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措施:可以逐渐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