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苍溪中小学教学讨论室 罗以培“数学文化”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亮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4)》)课程目标指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进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进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标准(2024)》首次将“数学文化”纳入课程目标,因而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数学文化”的关注。数学文化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是什么?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进展的根本,是探究讨论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常见的说法是:“数学思想”就是“将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在钱佩玲主编的《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中这样论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它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建立数学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是高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思想”具有更大的“潜在性”和“稳定性”或“持久性”,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同时,数学思想又是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也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思想,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进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老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育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育具有数学素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养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著名专家徐利治教授说过:“不懂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获得数学思想上的点化。老师只有明确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认识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让学生形成思想,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渗透数学思想,是大智慧的体现,也是为学生开拓一个新的学习天地。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可根据其不同特点,恰当地渗透数学思想。以下是本人结合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教法及三种课型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在新授课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