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贷业务风险案例

信贷业务风险案例_第1页
1/11
信贷业务风险案例_第2页
2/11
信贷业务风险案例_第3页
3/11
第 1页共 12 页信贷业务风险案例篇一:贷款风险案例案例一:银行贷后失控,客户挪用贷款(一)案例介绍某印刷厂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以制版、印刷为主的国有大型骨干印刷企业,其技术实力、经济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生产的产品一直享有盛名,是中国最大的扑克牌生产厂家,经济效益曾连续五年① 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为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该印刷厂提出“制版、上光、印刷三期技术改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其中 z 行贷款 4000 万元,企业自筹 1000 万元。1992 年 3 月项目开工,并计划于 1993 年 6 月竣工投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建设中投资一再扩大,最终实际投资达到 8000 万元,贷款行先后发放项目贷款 7800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仅到位 20 万元。在实际完成的项目投资中用于本项目改造的资金只有 2500 万元,其余 5500 万元资金全部被企业挪作他用。由于项目资金严重被挪用、企业自筹资金不到位,改造工程一直拖到 1995 年 10 月才建成。其问产品市场发生急剧变化,贻误了商机,根本无法实现当初预期的收益,最后被迫停产。该印刷厂从此包袱沉重,步履艰难,生产难以为继。到 20 年 6 月末,全厂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占用的 7800 万元项目贷款因无力偿还,形成呆滞贷款,拖欠贷款利息高达 3500 万元。(二)风险分析该笔贷款风险主要是因为客户挪用贷款导致项目未能如期达产,从而丧失了市场拓展的良好机遇,并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贷款损失。之所以客户能够大规模挪用贷款,这与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未能紧扣“贷款用途”这一风险点有关,管理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贷款行对企业决策者在项目建设中的非理性冒进行为认识不足,没有发挥贷款行对贷款资金使用进度和规模控制上的职能,反而一再给予企业新增贷款规模支持,导致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约束,盲目冒进。第 2页共 12 页二是贷款行对贷款资金的具体使用监管不严,大量贷款被挪用,严重影响了项目按期竣工。“八五”期间该企业用于技术改造投资的规模累计达到 1 亿元,而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就占 60%,大量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造成企业资产结构失衡,使得企业经营效益严重下滑,亏损大幅增加。经办行在进行贷款资金管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放款审查、逐笔签批、专款专用,从而纵容了企业违规使用贷款的行为。三是贷款行未能坚持信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贷业务风险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