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初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者:许松 发布时间: 2024—10-28 13:55:23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都发生急剧而复杂变化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多思多梦,对未来有种种的理想,而又缺乏必要的知识;有充沛的精力而又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有探究的精神而又分不清是非界线。他们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敏感的阶层,他们从过去的传统中走来,又向未来的理想走去。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新与旧、正确与错误、光明与黑暗都集中交织在初中学生身上。 虽然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向往未来,立志成才,具有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视野开阔,尊师守纪,勤奋向上.但是,毋庸置疑,当代青少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目前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行为已被完全社会化,他们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由于青少年智力进展与德育进展的不协调,导致一些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准下降.许多青少年在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文化教育的同时,精神世界却显得越来越空虚与贫乏,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怎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道德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以利于今后更有效地做好初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今日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这个话题:一是当代初中生在成长中易出现的问题。二是对中学生出现问题的教育管理及对策. 一、当前初中生在成长中易出现的问题: 1.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但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高速进展、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传播工具先进发达,电脑上网,生动形象,视野扩大,信息丰富。初中生处在信息环境中能较好地了解科技的进展,接受健康有益的教育,这有利于塑造适应时代进展的新人.但另一方面,这些信息未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由于部分学生幼稚单纯,阅历浅,鉴别能力不强,不论是对我国国情还是港台生活和西方生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真切的体验,往往不加分析地把他们看到的港台和西方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与国内的某些现象简单地比较引起某种“共鸣”,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那些不切实际的价值观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生活要求高,但缺乏爱劳动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生喜爱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某些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使许多初中生只会埋头死读书,不会做饭洗衣。现今的初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