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曾对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形势下,面对新的挑战和要求,已经变得不再适用。而管理会计,正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此,笔者针对当前新形势、新情况,引入管理会计的概念,从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入手,对当前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建立以全面预算为总抓手,以资金集中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为支撑的财务管控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大企业集团围绕进展战略,运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融经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薪酬预算、财务预算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改善经营效益、加强风险管控的有效管理工具和管理机制。这一设计上很完善的系统,被很多大型企业广泛推行,但在具体实施起来,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对于全面预算,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财务预算的层面,也就是对于资金使用的控制,还没有发挥全面预算系统的战略功能,以及资源优化协调配置的功能发挥的程度非常有限.追究其深刻的原因,一是众多企业主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系统的理解比较狭隘,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表现在对于财务战略部门的功能定位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之上。二是企业的整体财务意识没有提升到精益管理的思想,没有持续改进的观念,因此提高中高层的财务概念的范畴,突破财务作为附属地位上升为战略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唯有企业将运营与财务战略结合,才能发挥全面预算系统的战略工具的功能。假如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出现的各类问题,切实推行全面预算,强化会计管理监督职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完善会计核算的监督体系,就必须根据企业单位自身实际的财务情况,对财务人员的财会预算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切实明确自身的责任,健全会计预算管理机制,实现资金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安全隐患。在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增强会计预算的集中性。成立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基础的预算中心,设立资金池,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不仅节约财务费用,还能一改闲散资金分散于各个下级单位账户,集中分散的资源,满足集团进展的资金需求。同时会计集中核算还能对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进行准确、全面的分工,实现企业单位的集中预算职能,确保资金使用率,通过有效的会计预算管理制度实现会计核算效率的不断提高。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