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100 页的“相关链接”及 101 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规则物体”, 引导学生应用“排水法",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 培育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小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应用“排水法",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1 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水槽若干、长方体的盒子、刻度尺.2.魔方一只.西红柿、石块、土豆、弹珠.3.本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指向1.复习旧知,介绍规则物体老师现场展示一只“魔方",谈话:从数学图形上来讲,“魔方”是一个正方体,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预设: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或:V = ɑ3提问:这个魔方的棱长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预设:9×9×9=729(cm3)小结: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还有以后将会学到的圆柱、圆锥、球等,能够通过公式直接求出体积的物体,我们一般称为规则物体(课件配合出示:规则物体图)。2。 介绍不规则物体,初步渗透转化思想老师旋转魔方,使其变形成一个不规则形状,谈话:请大家观察我手中的魔方,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生(1):它的样子变了。预设生(2):刚才还是正方体,现在不知道它是什么形状了。小结:像现在这样的形状,我们可以称为不规则物体(板书:不规则物体)。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规则物体?学生举例……(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图).提问:老师手中的这个不规则魔方的体积是多少?预设:还是729cm3.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因为这个魔方虽然变成了不规则物体,但是它的体积没有改变,还可以把它转化成标准的正方体来算它的体积。预设生(2):魔方的体积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所以体积还是729 cm3。3.揭示课题,导入探究肯定式谈话:非常好!刚才你们发现不规则魔方的体积就是规则魔方的体积,这是一种转化思想.在本节课里,转化的意思,就是要把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变成相等的规则物体的体积.(出示一只西红柿)它也是一个不规则物体,它的体积又该怎样求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