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阅读次数:21408 海尔—-中国家电行业的一艘航空母舰,不仅在中国,甚至世界,海尔的名字都是家喻户晓。学习 GE,冲进世界 500 强,海尔提出的这些口号曾经令中国企业界为之震动。而正如众人所知,作为第一家登上哈佛商学院讲堂的中国企业,海尔集团已成为中国现代企业经营成功的一个典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包括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本期将深化探讨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海尔集团是在 1984 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一个亏损 147 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海尔现有员工 2 万多人,已在海外进展了62 个经销商,30000 多个营销点。到 1999 年,海尔产品包括 58 大门类 9200 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 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 215亿元.海尔从引进冰箱技术起步,现在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 、欧洲等地设厂,实现了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作为这样一家企业,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定有其独到之处。一、海尔人力资源进展的战略1、“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人”—-海尔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在总裁张瑞敏“走国际化的道路,创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取得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其品牌价值不但稳定居中国家电业榜首,在国际市场的美誉度也越来越高。1997 年,国家经贸委确定海尔为重点扶持冲击世界 500 强的 6 家试点之一。海尔的国际化经营驶入快车道,在国际市场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海尔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这种环境下,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名牌,每一个员工首先应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因此,海尔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必须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大目标,为企业培育真正具备国际化素养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赛马不相马”——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原则 海尔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制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建立一套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在实现企业大目标的同时,给每个人提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进展空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3、“挑战满足感、经营自我、挑战自我"-—海尔人力资源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