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明确管理和作业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全面筛查、系统梳理并严格审查全公司的潜在风险源,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使得风险源的消除、控制更加全面、准确、合理和法律规范预防事故的发生。一、目的明确风险源可能生产的风险及其后果,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二、辨识范围煤矿所有系统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和地点.三、风险源辨识方法和分级分类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风险源辨识采纳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作业活动风险源辨识采纳作业危害分析法。确认风险等级:风险矩阵表四、安全风险辨识管理程序(一)准备工作: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应包括:矿领导、相关部室、区队.各专业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区队、车间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不同工种的现场员工等。(二)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必须具备下列素养:1。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2.熟悉各工种的所有工作任务及每项工作任务的作业工序。3.熟悉各作业工序中存在的风险源及其后果.4.熟悉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三)收集风险源辨识依据:1。相关法律、法现、规程、法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2。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四)风险源辩识1。分专业组织风险源辨识工作。2。确定风险源辨识方法。风险源辨识基本方法为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和作业危害分析法。为了保证辨识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在辨识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访谈、观察、沟通、询问、查阅有关资料.作业危害分析法用于辨识煤矿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源。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用于辨识设备、设施风险源辨识。3.根据作业危害分析法辨识风险源首先需要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并组织相关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审核、完善.4。根据作业危害分析法进行风险源辨识时应考虑:4。1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4.2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4.3 人、机、环、管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1)人员的不安全因素a。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法律规范操作、违章操作);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失职(不仔细履行本职工作任务);d.决策失误;e.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f.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