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3.5%).2、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应清理现场,监火人在确认有无残留火种后才可离开。3、在进入有限空间内部动火作业前,应进行有限空间气体分析,除可燃物含量分析还要分析(氧含量和有毒物)。4、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时间,应重新取样分析。特别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5、在受限空间潮湿容、狭小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持照明灯具时, 安全电压应小于等于( 12V )伏。6、(5 级)风以上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7、在受限空间内施救,在可燃、有毒气性质体不明的情况下,应首先选个体呼吸防护器材为(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8、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受限空间内氧含量不应低于(18%)。9、在有限空间内动火,必须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纳机械强制通风,每( 2 小时)化验分析一次。10、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 21% )。11、进行气焊作业时,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 10 )米以上12。 动火作业人员应在动火点的( 上风向)13。 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不小于(5m) 14。遇有( 5 级)以上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15、有限空间设施管理单位应编制中毒窒息事故的(专项救援预案),并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16、有限空间设施管理单位应建立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台账),应向作业单位如实提供地下有限空间类型、内部设施及外部环境等基本信息。17、有限空间作业应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单》,现场许可手续,并做好记录保存( 一年 )。18、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1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20、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每年至少组织 1 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再培训和考核,并做好记录。21、( 申请人)负责填写《审批单》履行内部审批手续,并将工作计划通知有限空间设施管理单位。22、(批准人)负责审核进入有限空间工作的必要性和作业单位班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情况。23、(作业负责人)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