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型质量管理及分型标准1。分型概念病例分型概念起源于美国 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类),霍普金斯大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出计算机病情指数(CSI),弥补了DRGS 未考虑病情严重程度的不足,建立了按诊断分类、按病情分级的病例组合分类模式。解放军二炮总医院张力教授在国内外讨论的基础上,采纳模拟医师诊断治疗方法,提出以“三线四型法"对病情分型:A 型 单纯普通型;B 型 单纯急症型;C 型 疑难复杂型;D 型 疑难危重型。深圳市卫生局 2024 年版《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办法》中对病例分型标准具体规定为:A 型: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紧急处理的一般住院病人.B 型: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C 型: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D 型:病情危重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需做紧急处理的疑难危重病例.综上,病例分型的总体思路应是:以病人入院时诊断为标准分类、病情的轻重程度为标准分级进行综合分型.2.分类方法为了简化临床病例分型的复杂程度,可先采纳疾病分类方法初步进行 AB 型和 CD 型分类.根据卫生部 2024 年颁布《住院病历首页》法律规范,可采纳首页分类法。从首页中提取 10 项指标作为初步分型标准:⑴ 年龄:新生儿、〉70 岁均为 CD 型病例; ⑵ 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合并并发症、诊断不明等均为 CD 型病例;⑶ 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急的均为 CD 型病例;⑷ 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入出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 型病例;⑸ 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 天者为 CD 型病例;⑹ 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为 CD 型病例;⑺ 抢救:凡经抢救者为 CD 型病例;⑻ 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 B、D 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 CD 型病例;⑼ 会诊情况:院际会诊、远程会诊者为 CD 型病例;⑽ 护理等级:I 级、特级、重症监护、特别护理者为 CD 型病例。根据首页分类法,以一项定型的方式作出初步鉴定.凡具备以上10 项指标中任何 1 项条件者,均可分为 CD 型病例,对于不能分型的病例则根据诊疗过程决定分型.3.分型方法⑴ 首先根据首页分类法分出 CD 型病例,AB 型病例则根据入院时情况即可简单分型;⑵ CD 型病例可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住院处置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