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真相至上》的法理一、剧情简介《真相至上》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所有法律电影中感悟最深的作品之一。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瑞秋的故事,由此展开了事情的经过。瑞秋是一名报社记者,主要对国内政治新闻发布报道及个人文章。在一次偶然的旅途中,艾莉森告知瑞秋她的妈妈为政府工作并在近期去过委内瑞拉进行调查。身为记者的瑞秋,通过多方途径确认艾莉森的妈妈艾丽卡就是 CIA 特工,而且最终确定委内瑞拉与美国总统遇刺没有任何关系。随后,瑞秋将这一事实进行发布,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轰动,瑞秋也在新闻媒体界广为人知。然而,瑞秋在后续被检察官以泄露国家秘密罪被起诉。由于在法庭上不听从法官的要求,瑞秋因藐视法庭罪被关押长达362 天之久。虽然大律师阿伯特最终将案件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但是仍以 4:5 的劣势失去了最高法院法官的支持。投票完成后,地区法院法官霍尔认为瑞秋已经受到生活上的惩罚,且存在坚定的品格,最终将其释放。然而,瑞秋还是因藐视法庭罪而被关押两年。影片的最后,瑞秋对改变她生活的片段进行了回忆,意味深长。二、经典法律场景描述及法理分析电影并没有使用渲染的手法或者特技来表现故事的情节,而是加以平实的角度推动故事的发展,故事的主线也十分明显。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是国家安全与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虽然电影以主人公瑞秋出发来突出言论自由的行使,但是言论自由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抛开瑞秋的记者身份,其实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针对影片中对的许多经过与细节,笔者将对主要对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挖掘影片中的重要法律片段,以获得更多的启示与感悟。(一)场景一瑞秋被检察官起诉之后,接受了陪审团的传唤。法理分析:陪审团制度与法官。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最大的特色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陪审团成员的选取有特殊的要求,为确保陪审团成员的性质,所以会选择普通的公民组成,不能是法官、检察官及律师。英美法系的法官没有定罪权,定罪权掌握在陪审团手中,通过陪审团内部成员的投票来最终.决定有罪或者无罪,法官可以进行量刑。通常,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当事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控辩活动,法官在具体的法院庭审过程中只负责对庭审的进度进行节奏上的控制,维护庭审的秩序,正确引导当事人应当出示相关的证据等。陪审团的组建由法院进行,而检察官可以解散陪审团,不管基于何种理由,只要检察官陪审团不满意就可以行使该权力,若是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