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管理理论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要求我们的企业建立现代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防止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发生的各类恶性事件。有效的企业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各项业务的处理均经授权,防止并及时发现错误及舞弊,避免管理漏洞。保证了会计核算真实合规,如实反映销售、发货、回款、退货等业务信息。1 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定义1.1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题为《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与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认为内部控制包括经济组织的结构设计及经济组织为保护其财产的完整性、检查其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保证既定的管理政策得以实施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1992 年发布的内部控制准则规定,内部控制系为达成管理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管理工具。美国审计署 1999 年发布的《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认为内部控制室组织管理的组成部分,用以合理保证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行馆法律的遵循。1.2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996 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程序。我国财政部 2001 年 6 月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和方法和程序。唐予华(2003)在《关于内部控制定义与目标的探讨》中写道: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从方法到过程的历程。而我国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也认为是“方法、措施、程序”,也属于“方法观”。从上面的定义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尽管具体的定义不尽相同,有所出入。但总的来说都涉及到了认为内部控制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企业的各项活动有序的进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 内部控制效果不佳及其对策2.1 企业内部控制不佳原因分析周志勇(2009)在《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浅析》一文中认为企业的内部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公司治理层面控制无效,致使内部控制失效;内部控制制度总体性不足,导致可操作效果不佳。肖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