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泄漏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1。1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或者无色粘稠液体(〉42 °C)危险类别:第 8。1 类,二级酸性腐蚀品。燃烧性:不燃.溶解性:与水混溶,与乙醇混溶。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蒸汽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疼、血便或休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人体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磷酸泄漏可能会导致人员灼伤事故,误食磷酸可能导致人员中毒事故。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磷酸储罐区、磷酸管线、磷酸集装箱堆场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磷酸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能导致人员灼伤、中毒.该事故发生无明显季节特征。1。4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1.4。1 磷酸罐(集装箱)或磷酸管线被腐蚀1。4。2 磷酸罐或磷酸管线有滴漏现象2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现场应急自救小组及人员构成情况应急自救小组组长:分管副总经理 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部门负责人应急自救小组成员:部门其他人员2。2 职责2.2.1 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的职责a)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b)同援助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处理好事故,假如事故有扩大、进展趋势,应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专项应急预案。 2.2.2 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的职责 a)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b) 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 c)负责现场应急处置,落实应急行动,根据险情进展,提出改进措施; d)组织做好善后工作。2。2。3 事故第一发现人职责a) 发生事故后立即通知部门负责人及现场人员;b)实行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事故继续恶化c)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撤离现场。3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3.1。1 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现场人员报警,并马上通知部门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地点、种类、事故危害程度等。3。1.2 部门负责人接报后立即报告公司副总经理,并迅速赶赴现场,组织协调处理事故,并宣布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相关程序、方法组织事故应急救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 泄漏处置a)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疏散周围无关人员,事故发生地禁止车辆进入。b)尽快找出泄漏点,能堵漏的马上堵漏,不能堵漏的用容器将泄漏物收集。c)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式过滤防毒面具,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