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B 卷 15 年 12 月一.单选(每题 1 分共 20 分)1.本世纪 40—50 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 )A.“生物有机体”说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进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A.社会均衡论 B.历史循环论 C. 社会进化论 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老师,这种流动称作( ) A.个人流动 B.代内流动 C.水平流动 D. 向上流动4.社会保险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D.人身、人寿保险5.(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 A.躲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10.一位老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 ,叫做(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过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 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的稳定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躲避 D.制度化建设15.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 )A.消极的控制 B.外在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控制16.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 )A.家长制 B.当代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古典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