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 期 实 践 报 告姓名:宁 和 田学号: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进展很不平衡,西部落后而东部经济进展迅速。在市场经济迅猛进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大规模的人口涌向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 2000 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量,近年 14 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 4390 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 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 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陕南处于秦岭深山中,交通不便,多山地,工业和第三产业几乎很少,而随着社会的进展,大量闲置的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从而使陕南人均收入,成为陕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而且关乎农村乃至全社会的进展,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2 ~/一、总体现状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7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其中 85%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 1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养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别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进展讨论中心的讨论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 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 88%.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