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疾病处理方案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消除各种隐患,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保障广阔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仔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预防工作纳入科学化、法律规范化管理轨道。学校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能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实行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进展。 二、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相互协同;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反应迅速,措施果断。 三、适用范围 1、自然灾害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2、上级政府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临时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事件 四、监测网络 建立起学校、班级二级突发事件防控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报告体系。 学校预防监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卫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预防监测站设在副校长办公室(值班室)。 学校根据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按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监测机构。 五、防控预警信息报告体系 学区突发事件预警监测机构,发现或接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内各种情况报告后,必须在半小时内报到办公室(值班室),学校必须在 1 小时内向属地监测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学校以单位负责人为突发事件预警责任报告人。 预警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必须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名称、性质、可能原因、波及范围、发病人数及健康状态、潜在威胁和已实行的措施,同时报告报告单位和联系人及通讯方式. 2、阶段报告:报告事件的进展与变化、处置进程、诱发事件的原因和可能因素;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责任报告人应对上一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六、防控措施 根据预警级别的不同,实行相应措施. 二级预警: 1、学校开始实行门禁制度。 2、建立学生疫情监控制度,实行学生每日健康登记制度。 3、教职工限制出入,严格控制与疫区之间的人员流动. 4、学校开始设置医学观察区,对外来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必要观察. 5、每天定时在规定部位消毒。 6、校领导带班,安排人员值班. 7、应急机构工作人员进入准备状态,相关物资、设施到位。 一级预警: 1、学校实行全封闭.除领导机构成员和必要后勤保障人员在搞好防护并经校长批准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