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章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概述一、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概念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指调整城市房地产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法律规范的总称.房地产是土地、房屋财产的总称.在我国,根据土地资源状况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用地.而房屋是指土地上的居民住房、工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写字楼)等建筑物及其构筑物,如铁路、桥梁等。 房产与地产有时可分,有时不可分.从物质形态上看,当土地作为耕地或者空地时,它只是地产;当在土地上建房时,地产与房产则连为一体,称为房地产。就全国整个土地而言,大部分是在农村,因而土地上没有建筑物的占大多数,土地上有建筑物的占极少数;城市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土地上有建筑物的占大多数,土地上没有建筑物的占少数.所以,“房地产"一词有广义狭义两种用法,有时指土地或房屋,有时指土地和房屋。正是由于房产与地产的有机结合,才会产生《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这种调整整体意义上的城市房地产关系的法律。综合起来说,房地产作为一项财产,在法律上反映为房地产权.其中,当土地单独作为地产时,指的是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当房屋单独作为房产或者出租时,指的是房屋所有权、房屋使用权;当土地与房屋连为一体时,指的是房屋所有权和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或房屋所有权和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房地产业是商品经济和城市进展的产物。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进展,房地产业也得到了较快进展。在许多发达国家,房地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成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房地产管理,包括房地产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房地产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包括:组织建房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屋的营造、维修、更新、迁移等生产性活动;从事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和房屋的买卖、租赁等流通性活动及其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的实施和住宅商品化的进展,我国房地产业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房地产业对其他各个产业的进展,对金融的振兴,对消费结构的变革以及对整个社会政治的稳定,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立法概况近几年来,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住房商品化政策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房地产业进展迅速,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简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 1994 年 7 月 ...